仔细辨认了一下,许多年便认出了其中的六种草药,还剩下的却是不知道了。
“不错,那你知道你刚才说的这六种草药,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么?可以医治什么病?这种病该如何用药?”
听到老中医的话,许多年脸上浮现笑容。
既然已经认出来了,那么他肯定熟记了这些草药的药理知识,可治疗的疾病这些,在、、、等书籍里面也有记载。
所以,他很快便回答出来了。
老中医十分满意地说道:
“不错,看得出来,你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不过,这些知识,只是最基本的部分,切不可骄傲。”
许多年心说,您哪里看出来我骄傲了?
不过,对方毕竟是一百岁的老头了,看在这个份上,认真听着便是了。
“跟我进来吧。”张明德领着他走进了石屋。
踏进石屋,许多年这才看清楚,原来里面还真是庙宇啊。
房子不算小,大概有四十多平米,被间隔开两个隔间。
最前面便是大厅,有一张石桌,上面供奉了一尊石像。
如果许多年对道士一行有了解的话,便可以认出来,这尊石像赫然是真武大帝,跟武当山上供奉的是同一位神仙。
除了石像之外,还有香火烛以及水果贡品。
整个供奉台十分干净,想来是老中医经常打扫的缘故。
供奉台前,还有一个蒲团,旁边还有桌椅,上面还有茶壶、暖水壶等。
在大厅后面,则是老中医的住所,里面又被间隔了两个小隔间。
除了卧室之外,便是老中医放置草药、挖药工具、厨具、书架、书桌等多功能房间了。
刚才在外面平地的时候,许多年便知道,老中医是在外面做饭的。
在石屋门口处,还整齐摆放了不少柴火呢,以及一个露天灶台。
只不过灶台上面并没有大锅而已。
接下来的拜师流程,出乎意料的简单。
按照张明德的吩咐,许多年拜了真武大帝,然后又倒了酒。
然后许多年便看到老中医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面有两个人,一个是微笑的年轻人,跟老中医张明德很像,另一个人则是穿着道袍的花白胡子老人。
“他便是我的师傅老道士,当年他收养我的时候,也是一百岁左右,后来。”
老中医陷入了回忆之中。
石屋里的点点滴滴,都记录着他的童年和晚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