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分别是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和汪逢春,而眼前这位老头则是叫裘沛然。
裘沛然不敢自称老中医,因为这代表了资格老、医术成就高、医术本领强等等。
在医学领域,越老越吃香,老,可不是什么骂人的话。
而是让人敬佩、敬仰的一个字。
许多年闻言,愣了一下,旋即苦笑:
“我没有师承,而且我只是喜欢看中医医书,连入门都算不上呢。”
听到他的话,裘沛然倒是眼前一亮,道:
“你都是自学的吗?看过多少医书了?会辨认草药么?”
中医传承,源远流长。
对于裘沛然而言,找到一个合适的传人,非常难。
医学院的学生,并非都是喜欢中医的。
而且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原因,他们才选择中医。
从之前教过的那么多学生当中,裘沛然总结出一条经验。
那便是那些对中医感兴趣的野路子出身的孩子,在中医上,才有更大的发展。
所以,他对这些喜欢中医、且已经在自学的学生,总会喜欢多问几句。
许多年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故弄玄虚。
他能听得出来,眼前这位老头,似乎有好为人师的意思。
当然,他是缺老师,如果能拜一个厉害的老师,他也是不会介意的。
只是他对眼前的老头不了解,还是再说吧。
听罢,裘沛然便说道:
“伱说你看了十多本医书,那我考考你……”
“等一下,这位老中医同志!”
许多年连忙打断对方,道:“我是来买药的,不是来这儿当学生的。”
这就进入拜师流程之前的考核阶段了吗?
他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拜个毛线啊!
对方主动收,他还不乐意拜师呢。
尽管这个时代,没那么多骗子,但谁知道他运气好不好?
所以,还是他自己主动去找人拜师吧。
再说了,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