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这一世,因为安宁郡主救了姽婳的原因,商愉对其的恶念更深。
“陛下,安宁郡主得天家恩顾,享郡主封衔,自当为天下尽一份心力。丹林部首领虽已有妻女,但郡主有天家福佑,丹林部自是恭敬以待,日后诞下子嗣,便是永保丹林部的忠诚之心了。臣以为,这是一桩极好的亲事。”
探花郎的好口才,全用到了描绘这桩婚事的好处上。
上首的褚炀沉默了许久,最后只沉声道,“朕如今头疼之症已经好了许多,商爱卿可以回翰林院任职了,以后便不必来太极殿了。”
商愉惊慌抬头。
回翰林院?
自己如今在翰林院得的那几分看重,多是瞧在她能出入太极殿的份上,回了翰林院,她不过一个七品微末小官,靠熬资历要何时才能熬上去。
她这个探花郎,在翰林院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毫无特殊。
自己是做错了什么?
可天子的决定,从来不容人质疑。
尽管内心千万句不愿意,但看着褚炀那幽深的眼眸,商愉只能无力地垂下头,低声道,“臣,遵旨。”
褚炀没想到,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商愉,让他失望透顶。
反倒是明婳,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看着一旁明珩眼中的焦急神色,褚炀难得笑了笑。
“明珩,你这妹妹比你大胆。满朝文武都在那里揣着明白装糊涂,议论来议论去,谁都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把安宁推在火上烤,你这个妹妹一阵见血,立规矩得和守规矩的人立,丹林部能提出和亲这样的主意,显然就不是一个会守规矩的人。”
说完,褚炀停顿了片刻,食指摩挲了下手上的玉扳指。
“明珩,吩咐下去吧,丹林部的事,朕不允,边境军继续给朕打,打到丹林部拿出和谈的真诚意来。”
和谈,并不是只有和亲这一条路。
通商、进贡、纳岁,谁给的丹林部胆子,敢提出和亲之事。
这件事从一开始,褚炀就没想过要应下,之所以让朝臣们争了数日,不过是想瞧瞧如今朝堂中人的心思。
自己因着头痛之症,这几年露面较少,许多人也多了自己的心思。
褚炀这话,已经是毫不掩饰自己的身份了。
姽婳面上却并无半点吃惊,早就从刺杀一事,得知姽婳柔弱外表下真实性情的褚炀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