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设计师团队里有个名字不太正经,据说是所长的侄子,关系户。
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
SVD多少钱都买不到,毛子那边才开始列装,总装已经考察过了,初期采购量不是很大,但也有3000支。
三千支啊,虽然李学武不敢要给阿特那种价格,可这玩意儿真不便宜。
反正钱到手以后,轻兵所的食堂从有肉变成了有海鲜,有南方水果了。
李正风可舍得给所里吃喝,只要有钱赚,大家都开心快乐,谁没事去搞大学习啊。
所以李学武看会议桌两旁的研究员,一个个的脸盘子都有点油水,脑门更是发亮。
这么说,你一年不吃肉,再胖脸上也不会有油,脸上有了油花,一定是吃着油水了。
“再看看这手枪。”
李正风炫耀似的,捡了办公桌上的黑色手枪摆在了李学武的面前。
献宝似的,指点着手枪上的构造,让李学武看看他们是多么用心的设计。
这年月国内生产最多的手枪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54式。
这么说吧,只要提到短枪,基本上就是这玩意儿,就连后世还有个人生产呢。
当然了,个人生产的那种是违法的。
这里说的是54式手枪对国人用枪的影响。
54式半自动手枪模仿的是二战期间毛子的托卡列夫TT33手枪,发射模仿托卡列夫手枪弹的7。62×25毫米51式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
54式半自动手枪,也有着与TT-33同样的性能。
这枪好不好?
好,非常好。
但有一个缺点,威力太特么大。
有人说了,兵器的威力大还不好?设计和制造兵器不就是为了杀伤力嘛。
错了,兵器被设计出来是为了应用。
在一些特定的群体应用环境中,是不需要大威力手枪的,威力大了反而有麻烦。
比如警用环境,就用不到威力太大的手枪,因为警用环境多是震慑为主。
你要说威力,端着56式冲上去不是更吓人,54式已经渐渐的不满足于全面需要了。
以前没办法,工业生产环境就是这样,不能为各行各业都设计并生产一种武器。
既然有的用就别挑剔了。
现在不一样,天下承平日久,虽有癣疥,可难成大患。
“时代是变了,思维也要主动变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