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船务从营城船舶订船收船,然后租赁给顺风远洋,收取租金,偿还银行贷款利息。
而顺风远洋是东方系的控股公司,也算是资本运营的一个利器。
东方时代银行这一套投资下来绝对不亏,因为拥有万吨级船队的顺风远洋在股市的反馈就很明显了。
这种实业在股市是很坚挺的,股民虽然不指望它们能红线飙升,也信任它们不会绿线下降啊。
可资本的每一次大动作,都会引起股市的反馈。
一次性从内地订购十艘远洋货船,还都是跟现有万吨级集装箱货船同标准的航运利器,股价上涨是必然的。
有上涨就有收割,钱反正不能是韭菜赚走了。
或许这一波造势运营妥当,东方时代银行就能把船舶的投资款赚回来了。
老彪子所负责管理的东风船务实际上就几条千吨小船,还多半是训练船只,训练海员的。
因为有徐斯年的帮忙,他在营城港这边搞了个海员训练基地,算是有了个出海口的便利。
从京城招徕的年轻人第一站会在这里参训,每年招收的退伍人员也是先到这里过滤一遍。
至于说钢城本地和营城本地的年轻人,完全属于掺沙子的情况,人数不多。
老彪子给他汇报的是东风船务的运营情况,多了说也就是顺风远洋在航运业务上的情况。
他关心的不是这两家船务在东方时代银行的运作下如何在航运市场搅风搅雨,更不关心娄姐在港城股市如何发大财,他关心的是国内的重工业走势。
营城港区得到省里的支持,通过工业系统的努力拿到了批文,也拿到了运营许可。
这就代表了上面对外贸,对出口经济的重视。
同时,李学武心里算计的东北亚经济圈也逐渐显露出了冰山一角,上面应该也有所察觉。
在这种情况下,馹本多个商贸和经济贸易团体来内地交流访问,便成为了一种暗示和表态。
李怀德对集团的经济没有什么建树,是高副主任来了集团以后才撑起这个摊子的。
此前一直都是李学武在协调几位领导做工作,到现在李怀德还要听他的建议。
这足以表现出他对经济工作的专业性和管理能力。
不能说他是集团经济发展的掌舵人,但对经济工作的影响力是很强的。
馹本确实在积极沟通与国内的经济合作,大形势下就连远在非洲的兄弟国家也在积极做工作。
其实拨开历史的迷雾,以及对这个年代的刻板印象,从历史数据上就会发现,这个时期国内对外贸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你想吧,最好的商品都在外贸商店,最优秀的特产都出口,你能说咱们不重视对外贸易?
而红星钢铁集团接连两年拿出了优秀的贸易成绩单,甚至要在东北亚打开一个经济口岸。
东北,无论是经济还是工业,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地区,如果这里打开了贸易口岸,那带来的经济效果一定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上面也不是没有警惕这种实验的声音,但关心经济发展,希望国家富强的声音更多,压过了那些杂声。
况且现在这种实验还是可控的,只一个红星钢铁集团在做这种实验性质的市场经济行为。
上面随时都有能力和机会叫停,他们倒是想看看,红星钢铁集团联合诸多单位,把重工业和轻工业混合发展,打通上下游,建设完整供应链体系后会有什么成果。
现在成果初现,一个红星钢铁集团撬动了上亿的经济活跃度,还出现了筹建港区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