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矩阵,细分市场。”
李学武双手一摊,道:“咱们怎么针对京汽212的,就怎么针对食品市场,打它个措手不及。”
够狠——
说别的老李没有经验,但要说打京汽!
他可是亲眼所见李学武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抓住了京汽的命根子,说怎么耍就怎么耍。
到现在京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抛弃了原本正在实验的轿车技术储备,准备开展流水线改造。
同样的,一些非必要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也在淘汰和出售,就为了甩包袱,轻松上阵。
李学武在汽车工业上的布局实在是太损了,汽车大厂都在骂这一招阳谋。
红星钢铁集团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边缘位置建了一座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仓库。
针对谁的不用说了,容易引起误会。
但实在的,最先反应的便是京汽,已经在联系和接触其他企业或者京城工业,要出售零部件厂。
为什么?
红星钢铁集团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仓库一旦运营,他们将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
全车零部件独立生产虽然保证了市场的安全性,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完全打不过红星汽车。
这边高成本生产零部件,可在同城供应链仓库里,价格直接打到他们懵哔。
其他企业的采购就算有计划指标,可又能挺得住几年。
明显的,一机部正在尝试和推进汽车工业的变革和发展,红星钢铁集团被看好。
他们不做出改变,改变的就是他们。
零部件厂会越来越没落,除非打通与红星钢铁集团的合作渠道,为供应链供货。
但这对于现有的零部件厂来说,生产条件和环境必须得到更新,以能完成供应链的采购标准和需要,否则还是坐等破产。
可投资哪里来?
更新设备和工艺需要钱吧?
培养工人和技术需要钱吧?
就算他们加大投资搞生产,可有消息传出,红星钢铁集团正在实验数控机床和高品质机床。
都已经开始实验了,奉城的机加工厂已经改造完成,就等着生产呢。
而在钢城投建的零部件加工厂也即将完工,数控机床和高品质机床一旦试验成功,零部件工业产业集群就会快速上马开工。
京汽都不敢想象,他们需要多少钱和多少年才能堵截和追赶这种变态的工业发展速度。
做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没有这种技术和产能的支撑,怎么可能威胁到京汽呢。
现在的京汽一身冷汗。
李怀德懂了京汽,就懂了李学武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