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是理论状态。
实际上红星厂并不反对将汽车零部件出售给个人,包括全套的零部件。
但是,购买数量太少,也不符合供应中心的运营标准,意思就是买少了不卖。
供应给维修中心的零部件不算,任何车企都能从这里买一批零部件回去组装成汽车销售。
在这个没有知识产权的年代,红星厂此举无疑是将自己的金饭碗丢在了大街上。
很多人都预测,红星厂此举是昏了头,一旦供应中心正式运营,这里的汽车零部件会被那些车企搬空,然后自己加工汽车、摩托车。
到时候大街上跑着各个厂家生产的羚羊、彗星、双子星等等……等等!这是个圈套!
没错,红星厂现在不怕其他车企将零部件买回去组装生产红星厂的产品进行销售。
这里面肯定有利润,但也绝对不多。
为什么?因为红星厂的汽车产品本身销售价格也不高,在没有流水线的情况下跟红星厂比生产成本,这不是开玩笑呢嘛。
再一个,绝对会有车企这么干,尤其是那些前几年建立起来,濒临倒闭的乡镇车企。
没错,你没有听错,往前十年,乡镇的胆子特别大,都敢上马汽车制造厂项目。
打着学习和生存的旗号,绝对会光明正大地生产各种品牌的羚羊汽车、彗星摩托车。
但这正中红星厂的下怀,因为零部件的销售已经赚钱了,全国铺满“红星”汽车不正是供应链和品牌营销的一种策略嘛。
当全国各大城市和乡村的马路上都有羚羊和彗星的身影时,就是红星厂功成名就之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供应中心的零部件是现售汽车,这些企业的更新迭代速度绝对跟不上红星厂的汽车换代速度,就连发动机这种核心都没法比。
技术和生产成本双碾压,只会不断地将品牌提升,将供应链推广出去。
这是一招阳谋,干干净净。
不仅“勾引”了那些小车企玩命地给红星厂打工,还拐着弯地挤压了其他品牌的市场。
这是打响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和流水线生产模式变革的第一枪,震耳欲聋。
红星厂积极推广汽车生产标准化的态度是认真的,其他车企的压力可想而知。
有个玩不起的耍流氓,他们要是再不上马流水线和参与到供应链生产联盟,他们就等着被那些小车企挤兑黄摊子了吧。
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大会开始,红星厂就已经开始了工业生产标准的变革布局。
直到今天,也才是给了那些心存侥幸企业一鞭子,让他们看看红星厂是不是来真的。
京城的供应中心是第一座,未来还有很多座,羊城、山城、吉城、衢州、津门等等。
就红星厂已经公布出来的,计划建设供应仓和供应中心的城市所在汽车企业慌的一批。
这是什么意思?
把仓库建到我们家门口了,这是硬逼着我们实施生产变革和零部件供应链变革吗?
开门,做生意了——
其实第一个感受到这种“诚意”的是京城所在的汽车工业厂商和零部件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