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之下,抓住发展机遇,随随便便就能捏成一个托拉斯集团型企业,这真是太可怕了。
关键集团的业务和发展还能跨省,并且能得到当地的支持和拥护,这在国外是很少能遇到的。
去年这里刚刚点爆了一枚荷包蛋,拥有了绝对的安全自保能力,必然迎来几十年和平发展的机遇。
现在谁还敢小看这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托拉斯企业?
-----------------
考察团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凑,完全是为了考察参观而来,不讲一点虚头巴脑。
到营城的当天,舟车劳顿都顾不上,同营城的负责人进行了简短的谈话和寒暄过后,由营城船舶组织考察团全体成员,就近参观了营城船舶。
看了岸上作业区,看了船坞生产区,也看了新船坞建设区,同时也看见了正在进行最后检查的万吨货轮。
今天是二十六号,二十七号上午,考察团被安排参加由圣塔雅集团委托营城船舶设计并制造的万吨级散装货船的下水仪式,该船即将开始试航程序,即将交付。
这是红星厂作价同圣塔雅集团的补偿交易内容。
为了更快、更稳妥地回本,圣塔雅集团放弃了商品补偿协议,要了特别“保值”的重资产,万吨货轮。
只要红星厂还欠着圣塔雅集团的债,就需要不断地生产这种型号和吨位的散装货轮,直到还清债务。
而圣塔雅集团也将保证,钢铁工业的先进技术保质保量地从全世界先进企业带到红星厂来。
为此,圣塔雅集团甚至考虑从欧洲一些经济产业正在进行调整的企业直接购买钢铁生产设备,转运过来。
当然了,业务不能以出口给红星厂为先决条件,执行相关设备和技术买卖的,也不能是圣塔雅集团。
反正就是船在海上走,手续全球转着溜。
等运送设备和技术的货船到营城港了,这批货早就不知道倒了多少手,最后以废铁处理的名义出手。
放心,只要有利可图,这一套早有人驾轻就熟。
阿美莉卡对老三如此的恶毒和防控,也没耽误了人家乘坐迈巴赫。
在没有完整贸易关系网络联通的情况下,技术和设备封锁只能在高精尖行业领域能达成目标。
钢铁工业早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了,红星厂只不过是取各家之所长,利用手里现有的资源,完成从落后到最新技术的大跨步技术迭代罢了。
圣塔雅集团不是技术的保有者,也不是发明者,而是搬运工,红星厂需要什么,他们就偷运什么。
反正他们得到了想要的,红星厂也是一样。
在营城,考察团将度过三天两夜。
在参加完圣塔雅号的下水仪式后,他们将分组分别考察红星厂在这里布局的营城船舶展示会、营城港码头选址、铁路运输调度仓库、集装箱运转等等项目。
有意向买船的可以看船,有意向扩展贸易的可以看看红星厂的集装箱货运交易能力。
当然,最重要的大客户,五丰行负责人付采凝代表了五丰行和中润将重点考察营城港码头的项目。
李学武虽然没有袒露红星厂会对码头项目进行融资,但中润和五丰行来此就已经表达了相关的态度。
码头,不是几万、几十万就能建成的,就算是这个时候扔里几百万都悬,尤其是先进的集装箱货运码头。
李学武估计,这个项目要吃进两千万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