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材料变革,就连生产工艺和零部件生产都得变革。
你不变?怎么压成本?
你不压缩成本,怎么特么跟这种孽畜企业打擂台赛啊。
红星厂就是个搅屎棍,横冲直撞地冲进了汽车工业领域,还特么没交到几个朋友了,直接就把桌子给掀翻了。
1499元就能买一台载重1。5吨的三轮摩托车,谁特么还买1万多、三万多的轻卡啊!
你说红星厂生产的三轮车质量不可靠,用了很多塑料?
无所谓啊,那些部件又特么不要承重,还有更好的延展性和抗磨损优点。
-----------------
上午大家还没感受到压力,只觉得李学武的讲座很好,很具有思考性和参考性。
谁特么能想到,刚刚第一天啊,才下午啊,这压力呶地一下子就上来了。
别人不清楚,反正京城二汽这样以轻卡为主的车企负责人脑门上见汗了。
你别问,问就是车间里真特么热啊!
随后的三个车型还算一般,并不算很出奇,只是样式一贯的漂亮,色彩一贯的鲜艳。
幸运星125CC,899元;金星250CC,999元,偏三轮款式1099元;泰山500CC,1299元,偏三轮款式1399元。
这价格如惊雷,一道道劈在众人的脸上,直接把他们震麻了。
轻卡车企麻爪了,摩托车车企早就特么麻了,心里都把红星厂骂180遍了。
现在的摩托车车企普遍能生产250CC和500CC款式的摩托车,还都是笨家伙。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大马力的摩托车,原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是他们没有生产更低马力的技术。
不像红星厂,走的是技术进口的路子,相关的技术和设备都是从日本或者港城进来的。
他们是仿造四十年代或者五十年代留下来的摩托车,是从皮尺侧脸开始的,完全没有技术参照。
所以这一路走来特别辛苦,技术积累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再研究和发展的路子。
直到看见红星厂弯道超车,他们想哭的心都有了。
你看看,50CC的,100CC的,125CC的,这些摩托车都应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他们怎么打!
更省油,更美观,更方便驾驶,完全不给他们活路了。
就连250CC和500CC重型机车领域,红星厂也在生产。
这是兼并京城摩托车制造厂后的产品和技术,跟在场大多数摩托车企业一样,是落后产品。
但经过车辆研究所的更新迭代,重新设计和研发,这些老机车焕发了新青春。
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下,车身减重超过30%,这是什么概念?
减重等于加载,等于加速啊,等于省油啊。
光是打这样的产品他们都费力,更何况是彗星和吉利星系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