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写出十一条的人,如何会看不出此事让代王办成了,代王会有什么隐患
当然,仅仅这一事,还不至于立刻祸发,但有了一,再有二三件,就难说了。
简渠不由擦了擦汗,脸色煞白:主公,若真针对您所出的计,就未免太毒了。
苏子籍望着窗口,沉吟:是啊,计是良计,但因位份不同,就变成杀人诛心之刃。
位份不同,计策是良策还是毒计,就都有变化。
苏子籍能感觉到,这一瞬,自己对政治又有了解。
【为政之道】+1500,16级(738015000)
依你们看,我应该怎样做苏子籍感受着变化,问。
臣以为,一切照旧。文寻鹏淡淡说着,神态从容:此十一条,虽不知何人所献,但除了独揽大权这点是致命处,别的都可圈可点。
主公或可取其中几条。
他与苏子籍对视,二人目光一对,苏子籍笑着:大善。
简渠在看着这一幕,不由有点酸溜溜,明明自己比文寻鹏来得早,可跟文寻鹏相比,他觉得自己的确是逊色一分。
苏子籍似有所觉,又吩咐简渠:简先生,你认识文人多,找个集会,一起听听他们对处理神祠的看法。
自己的文心雕龙,已经在发酵,有多少效果,却还得试探下。
其实这已经带了烟火气,可却更符合自己的处境。
玄武门之变,能从容收拾局面,也得是李世民秦王之名威震天下,没有人不服,要是庸碌之人,就算侥幸成功,也难以获得众人认可。
要是有大臣反对,更有御史撞死在柱上,用血连写篡字,如何是好
就算有烟火气,也必须短时间内布望于海内。
如此能收拾局面。
当然,情况未必恶化到那程度,但我总得未雨绸缪。
想到这里,苏子籍眸子不由幽深。
臣也觉得应该去听听文人的看法。街头巷尾的讨论,虽也有人文人掺和,但真正的文人讨论,还是在文人齐聚的文会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