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北宋末年穿越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人必自立而后人立之(第2页)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人必自立而后人立之(第2页)

“能折腾出一些名堂出来最好,到时候咱大金就可以助他一臂之力,赏他个皇帝当当。如果他自个儿没本事,成不了气候,被赵构灭了杀了,那都是他小子没那个运气使然,却又怨得谁来?

“让父皇这么一说,我就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史记》里关于解放军、以色列还有老毛子的那些事来。我觉着父皇说得很对,刘豫那小子想当皇帝,还得先自个儿站得稳,立得住才行。

“否则生拉硬扯地把他扶保到皇位上去,他自个儿没那两下子,终也不过落得个与张邦昌相似的下场,有什么意思!”

吴乞买道:“朕心里清楚,你小子是看在那位钱夫人的面子上,想把中原皇帝的那顶破帽子捡起来,戴到刘豫那家伙的头上,对不对?

“这事儿么,朕刚才已经跟你们说明白了,眼下立他为中原之主,或许还为时尚早。想那张邦昌以宰辅之尊,犹还镇不住场子,做不得那中原皇帝。

“单凭他刘彦游区区一个河北西路提刑官,论官职论人望连张邦昌犹然不若,现在就让他抚育中原群黎,我看他小子虽然有那个心,却未必有那份儿能耐。

“更何况还有赵构那小子扯着大旗当虎皮,在他身边凝聚的官兵和百姓也越来越多,眼下的时局,还不是把中原托付给刘豫的时候。再等一等看一看再说吧,兴许将来征讨赵构的时候,刘豫那小子能派上些用场呢。”

张梦阳道:“这等国家大事,孩儿所识甚浅,一切全凭父皇裁决。”

吴乞买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道:“所识甚浅倒也未必,人之性格相异,所好不同,本领之所长亦互有所乖,处理起事情来自然也各有分别,很难说哪一种办法好,哪一种办法坏。

“比如我和你皇伯父,在如何对待宋人的问题上,就曾经所见各异。他的看法是在灭了大辽之后,金宋两国要以海上之盟为根基,各守疆界,互不侵扰,和早先的大辽一样,与宋人做一个相安无事的兄弟之邦。

“可是朕呢,则觉着宋人素无信义,他们的皇帝大臣们,总梦想着要把燕云十六州尽行拿去,认为那是他们中原汉地所固有的江山,不能有一州一显失落在外。

“本来么,如果他们真有本事自个儿去从契丹人手里把十六州尽行取去,咱女真人自也没话说,毕竟海上之盟的章程里,也是黑纸白字地写得清清楚楚,宋金两国灭辽,各有分工。

“燕云以外诸州,由我大金攻取,燕云诸州则由他们宋家攻取,两家各自完成了自己的征讨,契丹人自然也就没有了立锥之地,大辽也就当然地亡了国了。

“可是他们太也不争气,浩浩荡荡的一十五万大军攻打燕京足足打了半年多时间,愣是损兵折将,打了个寂寞。才又厚着脸皮请咱女真人出兵助攻。

“朕原以为童贯的十五万人马都啃不下来的燕京,必定是块了不得的硬骨头,哪知道被娄室等人兵马一到,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

“咱们打下来的十六座城池,他们宋人没出半点儿力,可他们的胃口却大得很,想要出点儿银子便全都拿回去,你想天底下有这等便宜事么?

“按着你皇伯父的遗诏,是要满足宋人的要求,以示咱大金遵守盟约,不失信于天下的,这也和他欲与赵官家南北互为兄弟之君的宏愿是相一致的。”

“可是朕却不这么认为,天下之大,惟有德有力者居之,他赵官家兵疲将弱,自己没本事攻取城池,还妄想着得到那么多的好处,那就有点儿自不量力了。

“朕允他们拿金银赎回三五个城池,已经是格外开恩了,算是给了他们天大的面子。没想到他们贪心不足,既得了燕京之后,仍然惦记着其余的十多个州郡。

“他们知道自个儿的兵马不中用,就设法为此招降纳叛,用金银笼络云州平州等地的文武官员,妄图等待时机,用那些降兵降将把其余的州郡一举拿回,当真是昏了头了。

“朕跟你说这些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如你皇伯父那样遵守盟约,与南朝划界而守,井水不犯河水,与咱大金当然没什么害处。

“但是如朕今天这般,发兵攻取中原,把赵官家的江山打他一个落花流水,抢了他的金银割了他的地,对咱大金也不能说不利。

“所以说,怎样做于国有利,个人的见解是不同的,也不冒然说哪个高哪个低,这都是将来要留给后人评说的事情,咱们眼下是看不出来的。

“你呢,不要妄自菲薄,据朕看来,你小子的治国方略与你皇伯父颇有吻合之处,将来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成就,未必会在我和你皇伯父两人之下呢。”

闻听此言,张梦阳赶忙站起身来,对着吴乞买一揖到地,口称:“孩儿万死,孩儿不敢。”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