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不能让这些田氏宗亲来背锅。
既然如此……
那就只有让即墨的儒生把这口锅背下了。
齐国灭亡以后,稷下学宫依旧存在,而且学宫每年会向朝廷举荐大量人才。
这即墨就生活的不少儒生。
这些儒生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根基,让他们做替罪羊,是再好不过。
田商立即就给皇帝上书,说是即墨儒生因为无法做官,因而怨恨皇帝,所以刻石诅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田秀相信田商的话吗?
他当然是不信的。
稷下学宫的祭酒淳于越就是儒生,而他又是齐人,所以只要是齐国的儒生,多半都能进入学宫,而一旦进入学宫,基本都能得到官职。
所以这些儒生根本没有刻石诅咒他的动机。
可如果不让这些儒生背锅,那这事就没完了。
到时候天下人都会觉得是上天示警,一旦这种种子在百姓心里生根发芽,天下早晚会大乱。
田秀吩咐道:“速叫丞相,太子,太傅,廷尉入宫。”
四人很快就到了。
皇帝就把儒生刻石诅咒他的事情说了一下。
众人都很诧异。
太子立即站出来说:“陛下,儿臣以为,儒生断断不会刻石诅咒大唐,儒生一直在我大唐深受重用,他们怎么会诅咒朝廷?”
孔鲋也说:“老臣愿用身家性命替这些儒生担保,他们绝不敢诅咒朝廷。”
如今荀子已死,儒家之中首推孔鲋。
孔鲋又是当朝太傅,俨然已经成为儒家的代表。
天下儒生皆奉孔鲋为师,如今自己的学生有难,他这个做老师的自然要站出来给这些儒生说话。
孔鲋话音一落,韩非也站出来替这些儒生作保。
只有李斯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斯不是看不出这些儒生冤枉。
而是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连他都能看出这些儒生冤枉,皇帝不可能看不出。
皇帝明知道这些人冤枉,还硬说这事是他们做的,就只能说明这事太大了,大到皇帝必须出来找替罪羊。
既然皇帝选了这些儒生做替罪羊,就肯定有他的考虑。
此时绝不能忤逆皇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