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九部的物资支援,再加上这些年下乡的知识青年,还有各地地方的支持,建立起了十二所小学。
几乎涵盖了四九城周围的村子。
而随着学生的增加,孩子升学的压力就来了。
只靠四九城的这几个中学,根本应付不过来。
所以今年冉秋叶准备提议在周围建立两所初中。
这事儿杨小涛也是支持的。
没别的,杨家庄小学这些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只是上升渠道就那点,许多好学生就面临无学可上的境地。
而且年纪太小,杨小涛也不可能直接安排到工厂里啊。
如此情况下,孩子没学上就只能在家里干活。
这辛苦投入了好几年,结果还是在土里干活,这情况别说杨小涛想不通,就是村里的乡亲也想不通。
既如此,上不上学一个样,那还上了干嘛?
当然,也有开明的父母,让孩子不至于连名字都不会写。
可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建立中学,势在必行。
屋子里,冉秋叶跟翠平两人还在查漏补缺着。
“课本教材,这个是最重要的,我看现在很多中学的课本都不统一,今年是这个样子,明年又是另一个样子,得提提意见。”
翠平说着,冉秋叶记在心里。
“还有别的没?”
“差不多就这些了!”
“那我走了!”
“好,慢点啊。”
两人再次告别,随后冉秋叶快步来到院子里,跟着杨小涛走出四合院。
来到吉普车上,冉秋叶坐上副驾驶,后排都是杨小涛准备的‘自带干粮’,猪肉羊肉牛肉都有,还有一兜子鸡蛋,一袋子大米,此外就是些大白菜。
趁着天色还早,两人开车出了胡同,随后往大伯家里赶去。
“你说,这次我,我们学校能建起来不?”
冉秋叶还是有些紧张,毕竟现在的局势不容乐观,不少学生都放弃了学习,可偏偏他们还在办学,教育学生。
这让她一直有种逆行的感觉。
杨小涛伸手握着冉秋叶的手,“放心吧,一定能做起来的。”
冉秋叶抬头看看杨小涛,莫名的心安。
其实她明白,自己能够做到这地步,背后若是没有杨小涛的支持,就是杨家庄小学都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