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们去书院走走,来郡城这么久,还没带你们去过。”
“我们去书院不会有问题吧?”柳知音还是有些不安。
“放心,我好歹也是术数教谕。”李长安笑道,“今晚中秋月圆,书院里热闹的很。”
四人在吃饭的时候,外面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呼。
“好,好诗!”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好一首《中秋玩月》。”
“就凭这首诗,孟兄就能登上九月文圣榜。”
……
李长安侧耳倾听点头道,“的确不错,很有声势,大气磅礴。”
一旁的柳玲珑说道,“哥哥,你都没有把中秋诗文写出来呢。”
李长安笑着给柳玲珑夹了一块酥肉,“不急不急……”
越临近傍晚,郡城各处的上好诗文便越集中涌现出来,争奇斗艳。
吃完饭,来到书院,这种诗文切磋更是进入了另一个境界。
你方唱罢我登场。
文气如绳索,横贯书院上空。
一幅幅书画作品挂在文气绳索上,哗啦啦作响,好似来到了一片书画海洋当中。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有天地院学子当众吟诵诗文,引来一片赞赏声。
此时中秋诗会还没开始,但已经有不少上佳诗文现世。
空气中弥漫着兴奋欢快的气氛。
李长安带着柳知音三人,在书院慢慢散步。
沿途遇到修身院学子,不少人都上前行礼。
让一旁柳知音和柳玲珑的眸子里流光溢彩。
这就是长安(哥哥)啊。
能让那么多学子称呼一声“李教谕”。
她们只是在一旁听着,都觉得与有荣焉。
时间在四人的闲逛中悄然流淌,
暮色终于笼罩了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