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回乡也只是安葬父亲,耽搁了小半年时间。
但是显然,张居正在这次事件中德性确实有亏。
三人随意闲聊,往轿子那边走,魏广德忽然想到一事,随即就对余有丁说道:“明年大比,礼部要做好准备。
今年因为科举那件事儿,耽搁了不少时间,而岁尾朝廷可能还有大动作,我希望最好不要出现推迟科举的事来。
对了,和兵部那边接洽情况如何?”
“魏阁老,你交代下来后,礼部就和兵部多次商议过了,他们对各省考生都已经做好路线布置。
南方沿海考生会坐船北上,从海路直达上岸。。。。。。”
魏广德把当初那事儿交代给兵部和吏部处置后,后面就没在管。
反正现在各地还在进行院试,准备乡试,时间还早。
不过,魏广德其实最担心的还是岁尾大军自松江府和山东出海进攻倭国,这帮考生的反应。
南方考生,对于报复倭国应该是最能接受的,毕竟当初倭乱他们是亲身体会的。
而北方和内陆省份的举子会作何反应,现下可不好判断。
站在轿旁,魏广德听了余有丁对科举的安排,还算满意。
至少,余有丁张口闭口都是按照魏阁老的指示做事,态度是没的说。
“科举是抡才大典,国之大事,做好了,与国有益,朝廷也不会吝啬赏赐。”
魏广德看了眼余有丁,笑着说了句。
感觉到了,申时行带着余有丁在这里等着,就是想要让他好自己交流,目的不言而喻。
魏广德对此倒是乐于接受,余有丁终究是朝廷预备的储相,能力出众,只要这次不犯大错,殿试之后肯定是要封赏一番的。
至于入阁,短期内肯定没可能。
因为内阁等潘晟到来,又恢复到四人,没有补人的必要。
魏广德是这么想,因为他没有料到有些事会发生的如此快速。
就在张居正离京三日后,都察院浙江道试御史雷士桢就上奏弹劾内阁阁臣潘晟“结党营私”,指控其在两次出任礼部尚书时多次干预各省乡试,利用科举讨好各地士绅为其张目。
第二日,礼科给事中王继光、御史郭惟贤再次上奏,指控潘晟“结党营私”,请求将其罢免。
入夜,魏府书房里,张吉躬身站在他面前。
“按你这么说,这事儿只是张四维在指使,没有冯保的参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