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拟的旨意很快完成,魏广德和申时行看过后到很满意。
于是,一字不改,直接原稿送往司礼监批红发布。
下午,由万历皇帝御笔亲批的,恩准张居正致仕还乡并一路由各驿站提供便利的圣旨送到内阁。
这就是走个过场,旨意需经内阁发出,司礼监誊抄用印,最后六科核准后发出才算有效。
皇帝的御笔,只要没有大的疏漏,自然都不会修改或者驳回,于是这道旨意在第二日上午就送到了张府。
而此时的张府,上上下下早已经做好准备。
就在张居正第一次入宫谢恩,请求致仕开始,张居正就已经让他们做好准备。
他的主动退出,也保全了府里一干下人。
这些人,以往可没少借助首辅府邸的威势,在大明各地作威作福。
顺天府和各地府县按压下来的卷宗,都不知道摞起来能有多高。
此时,随着张居正的离开,这些卷宗实际上也算被彻底封存难见天日。
三日后,经过乾清宫同意,内阁三位阁臣同时放假,前往京城朝阳门外十里长亭送别张居正。
张居正府邸虽然在外城,但是按制他需要在宫门外向皇宫谢恩,然后离开。
于是,出府后先入内城去皇宫,之后走朝阳门出城,前往通州张家湾码头上船南下。
长亭里,内阁三人,还有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朝中重臣都在今日上午请假,前来相送。
张居正执政这十年时间,可谓政绩斐然,大明朝堂上上下下为此受益良多。
当然,官员们的家族,可能受到不小的损失,但他的所作所为无愧于朝廷。
这点,也是京官们所公认的。
毕竟户部财政肉眼可见的改善,已经说明了一切。
往年岁末京官发俸禄和赏赐,户部都要四处借银支用,但是这两年已经不用了,太仓常年存银百万两,虽然还没有达到封存老库的二百万两,但是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太仓就有存银老库存在了。
不多时,远处城门方向就过来一支车队,前后有大车十余辆。
这当然不是张居正的全部家当,实际上大部分财物要么发卖,要么早就送到通州那边,只等这边人到,就可以开船南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大群人走出长亭立于道边,车队过来后很自然就停下了。
车队第二辆车上,车帘掀开,张敬修的身影最先出现,下人搬来马凳,张敬修立于车旁,扶着张居正缓慢的下了马车。
“叔大兄。”
“张阁老。”
很快,官员们簇拥过来,纷纷和他开始说话叙旧。
闹腾了小半个时辰,这才让人送上酒水,众人都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