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郑洛的书信里提到会给她支援,帮助她稳定板升城局势,可没有提到明军会进入草原三百里。
三娘子心里,多少还是对大明有所警惕的。
就在两人脑海里百转千回,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时候,其实对面的麻贵这会儿也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是的,他是真没想到,刚到板升城十多里地的时候,就看见城北飘起的狼烟。
在看到狼烟那一刻,麻贵都有带兵夺路南逃的意思。
他怀疑黄台吉给他设下圈套,要在板升城外围歼他这支人马。
一旦这里的明军被消灭,宣府可就没什么机动兵力增援各处要塞了,只有郑洛手下还有个标营。
其他名义上的,宣府的几万兵马,都分散在各处镇堡之中。
幸好此时有哨骑回报,城北方向有蒙古上万人厮杀,战况惨烈,麻贵才反应过来,这应该是其中一方召集兵马的信号。
不是针对他来的,自然就要从容布置了。
他来此目的是为三娘子站台,必要时甚至可以动用武力。
这点,郑洛说的很清楚,麻贵自然必须执行。
所以,确认是三娘子和另一股蒙古势力交战后,麻贵最先反应是派出骑兵支援三娘子。
可如此一来,等于直接让大明介入到这场冲突中,似乎也不是朝廷想要看到的。
朝廷想要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让蒙古人心生畏惧。
于是,麻贵才如此布置。
明军突然进入战场,形成包围态势,完成后再以朝廷的名义勒令双方罢战,由朝廷主持此次事件的调解工作。
到时候郑洛郑总督来这里,还是黄台吉、三娘子去宣府,麻贵管不到,反正只要把人马驻留在板升城,暗中支持忠顺夫人就算完成他这趟的使命了。
不过还好,貌似不需要自己出马,双方就已经停战了。
麻贵其实还在烦恼该如何制止交战的两军,没想到他们一出场,战斗就结束了。
微抬马鞭,身边一个亲卫纵马上前数里,最后立在三娘子和恰台吉之间才大声喊道:“奉宣府郑总督军令,前来板升城驻防,护卫大成台吉家眷,你们速速退出板升城三十里,不准交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亲卫就是个嗓门大的,专门负责提麻贵喊话,此时他就站在上万蒙古军前方,大声喊道。
他说的是汉话,不过不管是三娘子还是恰台吉,都听得懂。
只是他们的那些手下,很多都不知道前面个明国军士在说什么。
蒙古的部族首领,都有部落里有见识的长者教导,儿他们也大多熟悉汉语,虽说可能只会说不会写,但已经足够了。
三娘子听到是宣大总督派来的人,保护板升城,再想到昨天郑洛给她的书信,心里多少猜出明军出现在这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