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该忘记那一刻的奇迹。”
不同立场的人在这一刻找到共同信念:无论陆峰身处何方,
人类绝不放弃对他的期待与对未来的奋斗。
质疑与信仰,在坦诚对话之后,化为对蓝星的执着守护。
战后的清晨,蓝星各地的街头巷尾都回荡着几声稀疏的汽笛声和木槌敲打的回响。
废墟并未转瞬变回繁华,反而在断壁残垣间,显露出新生的苗头:
几户人家已将倒塌的墙体推倒,临时用竹架和塑料布搭起简易住处;
街角的咖啡馆业主,用油漆刷白门面后端出热腾腾的苦咖啡,
给志愿者和过路的难民送上第一缕温暖。
在龙国西部的一条破损大街上,青年铁匠陆涛每天清晨六点准时推开锻炉,
期待着火花再次燃起。他曾在遥远的太空观测站上见过陆峰——那一刻,
他确信人类还有希望。如今,他在被毁坏的校门口捡来几根钢梁,
准备为受损学校重新打造校门。他抬头仰望灰蒙的天空,
声音悠长而坚定:“陆峰先生,您若早日归来,
一定会为我们带来重建的技术和力量!”他敲打着铁锭,
铁屑掺着晨光飞溅,仿佛在敲响蓝星新生的锤音。
临港小镇的渔家女阿玲则在海边修补渔网。连日来,
海浪拍打岸堤,却再无人驾驶渔船出海。她一边缝网,
一边低声念叨:“陆峰国士总说,技术能让我们在大海深处安然捕捞。
希望他能赶快回来,让我的网能再捕鱼,让我们的日子好过些。”
她缝完一针后,看着静默的渔港,眼中闪出一抹眷恋与期盼。
在雾国的油田区,曾被异星冲击毁坏的采油平台正重新组装。
机械师老吴挽起袖子,手指头布满油污,却显得异常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