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还在旁边解释:“新钱是为了便于老百姓使用,而老百姓所求的,无非是福禄寿而已,臣以为,对百姓来说福禄要大于寿命,故而就将福禄二字刻在背面,以求一个彩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秀没说话,而是用手掂量了一下同学的分量,问道:“你没在里面掺铁吧?”
田秀可是记得,先前赵王丹在五铢钱里掺六成铁,到了后面直接掺七成,甚至八成,导致印出来的钱字迹不清不说,老百姓更是弃之如敝履。
李斯躬身说:“新钱采用的是铜六锡四,如此既保证了铜钱的质量属于上乘,而且刻出来的字也很好。”
“善!”田秀大喜。
“这可能是我三天来收到的最好的一个消息了!”
翌日,宫中朝会。
田秀献上了新铸的铜钱。
正在观赏新钱的赵王偃突然询问李斯:
“贤卿,不知道此钱以何命名?”
李斯躬身用极为恭敬的语气说的极为不恭敬的话:“臣以为,丞相有大功与社稷,不如就将此钱命名为丞相钱,传之后世,必然也是一段佳话。”
朝堂上,众人皆非常诧异,纷纷目视田秀。
赵王偃心里更是很不爽,铜钱上印丞相秀三个字就算了。(战国的时候,宫廷制造的器物并不会应君王的名字,而是对应丞相的名字,例如在陕西渭南考古,就曾发现过丞相启三年制的铜簋。)
李斯有人建议把这种钱命名为丞相钱,这不妥妥的大逆不道吗?
要是传出去了,还以为寡人死了呢!
田秀面对众人以及赵王的目光,并没出声。
众人只能把目光看赵王,想看他怎么说。
赵王偃很想反驳,可话到了嘴边又不敢出口。
他只好转身把目光看向身后的韩乐。
韩乐默然。
赵国君臣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反对以丞相钱命名新钱。
赵王偃真的想说一句:衮衮诸公,何意欺朕?
不过,忠厚人秀儿,终究是没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最后新钱被以赵国五铢的名义命名。
这场朝会结束了以后。
庞煖对自己的好友廉颇说了这么一句话,被史官记录了下来:“赵有丞相,不出二十载,则国家必为田氏代矣!”
抛开庞煖的预言,说回到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