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氏和赵氏虽没有仇怨,却也并无瓜葛,相处也一直都很是平淡。
甚至,当范鞅还在世的时候,荀跞当年还会在背地里与范鞅是暗通款曲,做出一些欺压赵氏的事情。
就譬如当年王子朝之乱,赵鞅在荀跞的怂恿之下,一时可谓是锋芒毕露。
使得赵鞅也由此是得罪了周王室内不少的人。而这其中,甚至还包括李然的尊师苌弘。
所以,如今赵鞅非但不与荀氏结怨,甚至还主动让出中军将的位置。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对于荀跞来说,却是始料不及的。
“啊呀!中军何故如此说?实在是令在下羞愧难当啊!”
赵鞅却是躬身言道:
“在下年轻气盛,中军之职,非其能者不能居之!在下无才,实不能担此重任!而荀大夫当年便对先君是敬重有加,也曾立下过赫赫战功!如今担任正卿,本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怎么能说是有愧?”
荀跞如今虽是身居中军佐的位置,但是其家族的声望如果要跟晋国的那些个常青藤家族相比,却依旧是有所不及的。
而且,荀氏作为昔日中行氏的附庸,他们也一直担心日后中行氏会像对待程氏那样,对自己是图谋不轨。
所以,荀氏一族,在行事风格上,相比于其他晋国大族,那都是要低调上许多的。
而晋侯午,见赵鞅都如此说了,而且这表面上看起来,六卿之间竟一时如此的“有爱”,他这个当国君的,自然也是面上有光,于是他不禁是点了点头:
“嗯,赵卿言之有理,正卿一职,荀卿是当之无愧!既如此,那就如此决定了吧!”
中行寅见状,却忍不住说道:
“禀君上,臣有异议!”
晋侯午望去,但见是中行寅出列,便是说道:
“哦?卿有何言论?但说无妨!”
只见中行寅是一个稽首俯身道:
“荀大夫的中军之位,是按照当年的约定而为之,其实按其战功,决难胜任!而且,荀大夫为人温文尔雅,文胜其质,恐日后将对我晋国的形象不利!如今正值我晋国多事之秋,若是让他担任此要职,只怕众心难服啊!”
“此事毕竟关乎我晋国之未来,所以……还望君上三思!”
晋侯午闻言,却是偷偷看了一眼赵鞅。但见赵鞅竟是不动神色,晋侯午便也是领会其意,先一个摆手,并是直接言道:
“中行大夫的意思是……荀卿他无法胜任中军一职咯?”
这时,又见韩不信是站了出来说话:
“君上,荀大夫当年也是颇有战功的。昔日王子朝之乱,荀跞奉诏入周室以靖其难,又岂能说荀大夫没有战功?”
“依在下看来,是有些人在那看不惯自己的同宗姓氏,本来在自己之下,如今却要举其之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