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封信都震惊秦小姑一回。
许是知她害怕,关老夫人是边写信边说自己与收信人的糗事。
“别看郭小灵现在是说一不二的老封君,可她小时候是天天闯祸,为了不被责罚,是躲我屋里不回家,还让我别告诉她家人,就当她失踪了……”
“听听,这都啥馊主意,她要是失踪了,大家就都别想睡了,得连夜去翻地般找她。”
秦小姑只是笑着听,没有多问一句,偶尔给关老夫人添茶水,在她写得手酸时,给她揉揉手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让关书吏代写?
不行。
她们这些老人,不会只信一个信物,还得看笔迹,是私章、信物、指纹、笔迹,有一个不对,都不会信。
因此关老夫人写完这十二封信时,天都黑透了。
又把死士喊来,把信送走后,才算完事。
“祖母,用晚饭吧。”秦小姑喊关老夫人吃饭,又说:“祖母,让您老费心了。”
关老夫人摆手:“不是你娘家的事儿,这是事关东漠人打来,咱们东北州人能不能活的事儿?”
又拉着秦小姑坐下,说:“小米丫头是对的,是咱们这些长辈比她晚了一步,否则哪用得着她一个小姑娘来做这些危险事儿?”
这个危险,本来是朝廷,是魏皇室来担着的,可武兴那孩子……唉,估摸着是担心西戎那边杀来,又担心南边的世家联盟趁机夺江山,所以才畏首畏尾,没敢一口气把这些事情都做了。
真是,这孩子也是老了。
“做人就该有点冲劲儿,咱们得像小米丫头学。”关老夫人有感而发,说了这么一句。
大魏,死气沉沉,再不有点冲劲儿,都不用西戎东漠,或者世家动手,大魏就会自己老死。
……
汤百户营地,筇老荀老也拉来一批学子,跟他们说了让世家开私仓给粮食的事儿。
还阐明了此事的重要。
让他们务必请动家里长辈,同意开仓送粮食来东北州,支援抗敌粮草。
“不白干,家族入史册,高产杂粮薯种试种成功后,记首功,若是咱们打赢了,还给出粮食的家族记军功。”
喜欢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请大家收藏: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