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尔等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浩劫。”
“尔等眼中的大恐怖,史上最大的魔头,前不久掀起共工大劫的共工氏初祖,莫说放在十二仙关,放在最前线三座仙关的任何一座,都难以掀起太大的风浪。”
“尔等可曾见过三位飞升境同时同地降临的场景?”
“那是在十二仙关刚刚建立起来不久,外道阵营走出了三位飞升境,共临终焉古路,来到十二仙关前方。”
“那一日,十二座仙关所有的至尊成帝者都被召至最前线的十二仙关,也正是那一日,同为飞升境的帝癸战死,大半的至尊成帝者战死,帝境之下战死的强者数不胜数。”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九天十地要完了,直至最后关头,十二座仙关无端共鸣,冥冥中传来一股惊天伟力,才将那三位飞升境逼退。”
“那才是真正的浩劫,整座十二仙关都被强者的鲜血染红,一些强者的尸体至今在终焉古路漂流,本座只不过是那场浩劫少数的幸存者之一。”
说话间,灵宝神象的语气越来越激动,而后又渐渐低沉下去,到了最后,只剩下一声微弱的叹息。
它描述了壮烈的一幕。
这一幕涌入古夜的脑海,仿佛他也现身于那一日,屹立在十二仙关之上,看到了关外缓缓走来的三道身影。
只是三个人而已,便足以决定一方天道世界的存亡。
那一场出征,远比古夜想象中惨烈。
有关那一场出征的一切,他和天内的所有人一样,知之甚少。
“年少时,晚辈也经常听第一仙关的长辈们提起那一战。”
一旁的大黑鱼看了一眼古夜,神色木然,仿佛能体会到古夜此刻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他也曾有过。
“最后的那股力量来自何方?”
沉默片刻后,古夜终于开口,似乎终于平复了一下心情。
“不知,也无人知晓。”
灵宝神象摇了摇头,“吾等推测是十二座仙关隐藏着某种玄机,或许和伏羲氏有关,天外十二座仙关的图纸正是伏羲氏所留,帝癸所得。”
“伏羲氏留下的图纸么……莫非他早就预料到了后世有出征天外的那一天?”
古夜暗自思索起来。
这也不无可能。
伏羲氏乃三易之师,卜筮之祖,未必不能算到后世的世事演变。
“此番本座归来的另一个目的,便是物色一些天内的人杰,送至天外磨砺,天外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同时,本座也将建立天内外的稳定联系,天内天外断联太久,这种状况也需要改变了。”
说到这里,灵宝神象目光炯炯,一扫岁月于它眼中留下的沧桑,“本座算是中央神朝的最后一批遗老,本座这一代人的逝去,也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一个新的大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