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李乐之所以说明白,就是如眼下,在被哈贝马斯的助手引进那间有着大落地窗和阳台的书房之后,见到的那张因为天生唇腭裂,经过手术后重新修复后的脸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尤尔根不喜欢空调,”克里克特头也没回,“他说那风是‘思想的裹尸布’,会抽干灵魂的水分。忍着点。”
李乐点点头,鼻尖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打量着这个堆满书籍、期刊和手稿的空间,几乎找不到一面完整的墙。书从地板直抵天花板,像沉默的军团,守卫着中央一张堆满纸张的宽大书桌。
“欢迎,克里斯汀娜,还有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小伙子。”
尤尔根·哈贝马斯笑容温和,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沉淀过的热情。个子不高,银发梳理得整齐,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洞察世事又略带顽皮的光芒,。
“希望这里的混乱程度没有吓到你,李先生?或者,我可以叫你乐?”
“我的荣幸,教授,叫我李就好。”
李乐赶紧上前一步,微微欠身,努力绷出最得体的弧度,伸手和老爷子握了握。
抬头一瞥,那眼神和费先生仿佛,能够穿透皮囊,直接扫描你脑子里的文献库存的版本号。
哈贝马斯用力和李乐的大手握着,笑道,“克里斯汀娜说你最近在和虚拟世界的礼物纠缠,还差点被一个执着于物质载体的考古学家绊倒?”
李乐瞅了眼克里克特,没想到这老太太还能和这位说起这事儿。
“学术交流,求同存异。”
“呵呵呵,心态不错。”哈贝马斯松开手,指了指窗边被一堆书包围的沙发,“来吧,请坐。”
“谢谢。”
李乐拘谨带着点儿小兴奋,克里克特则随意又优雅地在沙发上坐下。
“尤尔根,李正在研究互联网上那些新冒出来的部落和他们的交流方式。他对你那关于公共领域的老概念在新世界里还能不能喘气,很感兴趣,所以,你和他聊聊?”
哈贝马斯看向李乐,“很棒的切入点。哦,对了,这里。”
老爷子说着,从沙发跟前的一个架子上,拿出了一沓打印件和几本杂志,递给李乐,“克里斯汀娜一和我说起,我就想到李乐这个名字有些熟悉,让助手找了找,果然,就是你这个小伙子。”
李乐欠身,接到手里,一瞧,都是自己这几年发表的关于网络社会的文章,上面,还有不少的,手写的批注。
“先生,这些,您都看过了?”
“有的早看过,有的,昨天才看。很有意思,怎么样,最近又有什么的新的东西?”
“呃。。。。。有的,不过,更偏向人类学一些,比如,象征资本的流动与转化这些。”李乐伸手比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