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是一个新秀赛季便场均抢下8个篮板球的人,那个时候,没有人帮他卡位,他能拿那么多篮板一是积极,二是对篮板球落点的预判极其出色。
这一点在他临时打四号位的当下,又让他在争抢篮板球时带来了优势。
和他相比,阿泰斯特就是个呆子,只会等篮板球落到自己手上。
更让湖人无措的是于飞抢到进攻篮板后发生的事情。
湖人以为于飞会就地进行二次进攻,防守不由自主的收缩。
于飞却闪电般将球扔向底角。
安东尼·莫罗手起刀落,三分命中。
“那个人在四号位上也能组织?”
湖人队的教练组惊讶不已。
他们以为让于飞打四号位是超音速的自杀战术,那样不仅浪费了于飞这个战术支点和无解的进攻发起点,还会加重罗伊的负担。
现在看并不是这样。
于飞不仅有在四号位上打爆阿泰斯特的趋势,更解放了杜兰特,还能分担罗伊的组织压力,篮板、防守、挡拆这些四号位的正经工作他做得也不差。
下半场打了四分钟,超音速一波16比7的攻势把斯台普斯中心打成了图书馆。
湖人队请求暂停。
“克里斯的交易是时候提上议程了。”罗伊玩笑道,“弗莱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四号位!”
于飞说:“给TD一点尊重。”
“好吧,仅次于TD的第二棒的四号位。”
湖人在暂停后换下阿泰斯特,但不敢摆双塔,只是把四号位从阿泰斯特换成卢克·沃顿。
这样的调整实际上是在场上摆了一个没有大前锋的阵容,沃顿这样的成熟替补的表现是有保底的,不会像阿泰斯特那样起伏不定,但这却是变相降低了于飞的压力。
并且,于飞的对位优势还在持续扩大。
沃顿毕竟比阿泰斯特好打太多了。
罗伊开始变成一个传球机器人。
他在第三节完全放弃个人进攻,每次进攻起手都是找于飞。
而于飞要么挡拆后接球,要么低位接球。
前者制造高位混乱,后者制造内线混乱。
混乱一旦发生,于飞总是能精准地找到队友。
莫罗被汉密尔顿重点盯防,很少出机会,但杜兰特却展现出进攻机器的本色。
他和于飞的内外连线成为了湖人无法解决的一个点。
詹姆斯一门心思都在于飞身上,对杜兰特的轻视使得后者在第三节火力全开后,他没有第一时间上防守强度。
这就是于飞所说的“机会”。
状态这东西,就像男人的次身,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受到正确的刺激才会达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