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主与小象都很清楚,这位白象灵牙仙,就是小象的父亲。
小象谢过了金光仙传讯之后,便在灵牙象佛的佛像之前打坐七日。
出寺之后,见了悟真与悟性。
“多谢两位师弟关心。”不等两位师弟开口,小象便知道他两个要说什么了,毕竟他们两个的父亲,亦是被师父超度,“贫僧无碍,只是身为人子,虽已出家,但却不能脱离红尘如今难去那狮驼岭,只好对着这像念了七日的超渡经文。”
师父没有赶尽杀绝,也没有因为两位师弟是奎木狼的儿子就有所苛待,反而尽心尽力传授本领。而两位师弟,更对师父没有半分怨念恨意。
小象刚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理解的,但无疑佩服他们的豁达。
现在自己也经历了相似的事情,却发现有些事情似乎并无法真正共情若说心里没有芥蒂,小象就认为自己实在是太虚伪了。
可若说自己便因此对师父生恨。似乎还远远到不了那么地步。
师父行事,小象非常清楚。
就如同自己与师父初遇时一样,并没有因为是“妖灵”便要出手超度。反之,师父也没有因为奎木狼是天上星宿下凡,便手下留情。
总之,小象还是陷入了纠结之中,一时之间有些迷茫。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因为师父教导过,想不清楚的事情,就暂且先放下,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
可若是把事情放在心头,最后成了执念。一些原本可以化解的事情,到头来却会发现已然走入了死胡同,想回头时。都会发现没了后路。
而对于佛言: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师父似乎对于这一句话始终不太认同,究竟什么是苦海?
回头见到的岸,又是哪里的岸?
这事情连师父都想不太明白,小象自然不会自己为难自己。
这一日,他正在寺中念经。
忽听寺外有高呼:“普贤菩萨显灵了——”
而后,小象便感受到了一股亲切而熟悉的气息,跨步出了禅房,正叫普贤菩萨落入院中,而菩萨身后,正跟着一头灵牙白象。
“父亲?!”
小象面露惊疑之色,又见菩萨在前,连忙拜见:“弟子悟相,见过菩萨。”
“阿弥陀佛。”普贤菩萨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册,还有一封信,送到了小象面前:“这是你父亲的遗物,那书册是他原本的修行法门,而这封信,应当是你父亲在道化之前所留。”
小象上前将父亲的遗物接过来,但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又向菩萨行了一个佛礼,道一声:“父亲私生弟子于此,还请菩萨恕罪。”
“贫僧知晓此事。尔父本为截教大仙,道行高深于二百年前算出自身将有一遭劫难,为了能安心应劫,故而下私自下凡,生有一子,此子便是你。而后为了让你褪去妖身,便以灵牙象佛之名,助宝象国先祖立国,而后将你封于金身之内,享人间烟火,而得正果。”普贤菩萨说完这些,稍顿了顿,看向小象,“此事你可知晓?”
“回禀菩萨,除了父亲算出劫难与为了安心应劫,下凡生我之外。后面的事情弟子都知晓。”十多年的修行,小象早就也不是当年那个莽撞的小妖了,但他还是大胆向菩萨询问了一句,“不知菩萨,究竟是什么劫难?”
“你师父唐三藏西天取经。”普贤菩萨并没有隐瞒,直接告知了小象,“此劫上至诸天神佛,下至妖魔鬼怪,以及你师父一行,乃至这一路上的诸多生灵。皆在其中。而你的父亲,有一位同门道友,唤作虬首仙,后为文殊菩萨坐骑因其心志不坚,乱了神魂,本就是劫中之人,如今又染了疯病,你父知他难逃死劫,为全兄弟义气,故而一同入劫,同在狮驼岭下界为妖。”
“我父他在狮驼岭时,可曾害人?”
普贤菩萨却没想到这小象竟然先问这一句,但他还是耐心解答:“你父虽未曾亲手害人,但他所庇护的六万群妖,害人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