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如今的法海自然另有不同,他会在对方真正为恶之前,将对方劝善。
留下八戒与赤身鬼在外操持,四精怪引“三藏法师”等人入了木仙庵,入座之后,十八公亲自做茶。
这也是得自当年七贤传授,自有一番风味。
稍饮了片刻,还是法海先开口:“几位道长俱享高寿,高年得道,丰采清奇。。。或可比汉时之四皓。”
只是简单论了几句,法海也见得他们举止不凡,并非寻常精怪可比,因此他夸赞了他们两句。
他们四个哪里敢应承?
“承过奖!承过奖!吾等如何敢比四皓,实乃深山之四操也。”
十八公此刻好奇问道:“敢问圣僧修行几许?”
他们是当真好奇。
法海心中默算一阵,若是两世相加,也有四十年的道行了。。。对比这四位老叟千年修行,可见自身也确实得天独厚。
“小僧参禅拜佛四十余年。”
四精听了好一阵羡慕,孤直公更是忍不住赞叹道:“圣僧自出世以来,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正有道之上僧也。”
一旁的凌云子又皆了一句:“我等幸接台颜,敢求大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
拂云叟似乎是觉着凌云子情绪激动之下,说话过直,连忙道:“我等一片向道之心,绝非贪念大教佛法。”
法海笑道:“法传三界,乃用善。况且小僧此行西天,正是要取佛门大乘教法,传于天下。。。然小僧佛法尚浅,不敢妄言传道,若诸位不弃。。。或可相论一番,各自印证。如何?”
“大善!”
十八公闻言大喜:“久闻三藏法师不计门户,不吝教法,更不歧视吾等这些化形精怪。。。此前还多有疑虑,如今见之,才心悦诚服。圣僧为人品行,我等深佩。。。先谢过圣僧不吝赐教。”
“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法海也不跟他们讲得太深,毕竟他们此前所修都是些基础道法,若是一下子便接触到过于高深的佛法,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有害无益。
法海懂得分寸。
其实这也是野修与传承之间的不同,似别说是法海本身,便是三藏法师所在之金光寺中的传承,便足够深厚。
“圣僧乃禅机之悟本也!”众人听了赞不绝口,心中自有感悟。
双方又论了几个来回,基本上都是法海在讲,他们在听。
只是佛道终究有差别,便是法海尽量挑选双方相近之处,也终究是有局限。
“似小僧这等禅法,与诸位借鉴尚可,却难深研。”法海指了指身边儿的悟空,笑道:“我这位弟子,乃是正经道家出身,又得了五庄观镇元大仙的指点真传。。。却该让他与诸位论道。”
“大圣威名,我等也是知道的,自然洗耳恭听。”
大圣想了想,道:“以道为本,齐物而为一;体道合真,无心以随变。。。贵虚善静,太冲莫眹。。。居太冲之极,浩然泊心,玄同万方,莫见其迹。。。”
大圣简简单单说了些感悟,却叫四位修行了千年的老道,一个个神情无状。。。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这些字单独拿出来,他们都听得懂,组成词语,也有几分理解。。。可从大圣口中练成一句话,就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了。
大圣见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大圣也愣了愣,心说:念佛经时叫人头疼俺老孙是知道的,什么时候论道也成了这般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