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嵩有两个老婆在家,却一直忙于征战,聚少离多。这次回家,打算好好播种一番。
谁知到了府门口,没看到蔡琰,却看到了蔡琰他爸蔡邕。
“岳父大人安好,何时来了雁门的?可是答应来帮小婿?”
王嵩见到蔡邕,很是惊喜,先不说其才华,只说蔡邕文坛领袖的名声,若是蔡邕来了雁名,也会给王嵩带来巨大的广告效益,带动不少儒生弟子来雁门求学和出仕。
之前王嵩想要蔡邕来雁门任北方书院祭酒院长),蔡邕却一直没来,没想到现在不请自来了。
“哈哈,说得不错,不过,你有这么大的面子么?”蔡老头心情很好,也学会开玩笑了。
“好像没有,哪么谁有?“王嵩很有自知之明。
“你猜。”蔡老头越来越皮了!
“琰儿?”
“也没有。”
“究竟谁有这么大面子?能请动我家的臭老九?”王嵩小声问道。
“你!你刚才说我是臭老九了?”蔡邕用手指着自己,脸越来越黑。
“呃……岳父大人别误会,我出山前的师父,把老师都称做“走资派臭老九”,具体什么意思我不懂,但绝对不是贬义,是夸赞,类似于“桃李满天下”的意思。”王嵩看到蔡邕就要爆发,立即甩锅给胡扯出来的世外高人。
“好吧,先信你这一回。”蔡邕一脸刚吃了臭屁的的样子。
“岳父大人还没说谁有这么大的面子呢。”王嵩猜不透,很是好奇。
“呵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先做首诗玩玩,就写关于秋收的吧,写好了,我便告诉你。“老头继续吊胃口。
王嵩感到有大情况,想了一下,还是决定盗版一首诗来换这个大情报
“西风催暑退,雨润麦金黄。收刈人声动,农家酒更香。如何?”
“还行。”蔡邕点了点头道。
“谁有这么大面子?现在该说了罢!”王嵩继续追问,一副急得百爪挠心的样子。
“我外孙!”蔡邕笑得跟老狐狸似的。
“啥?琰儿怀孕了?失陪失陪,您老哪凉快哪歇着去……”
王嵩一溜烟往后院跑去。
原来王嵩出征时,蔡琰已经怀孕,怕王嵩担心,才没有说。之后蔡琰给她老爸写了一封信,蔡邕接到信后,立马就屁颠屁颠跑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