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张书记哭笑不得:“你写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连载,全国人民都当故事看呢,听说你这边收了不少的信,催着你多写一些,京城人民日报那边比你收的还多,问人民日报是不是把你投稿的文章截取了,很多都没有发。
你说说,谁不好奇你这个后生啊?你做得好大事,把京城搅得鸡犬不宁,稍一打听就知道。不过咱们这边收到消息确实是慢点儿。县里去市里开会知道的,我去县里开会,领导跟我们说的。谁也没想到,你小子竟然这么能惹事儿。”
“叔啊,你这话说的不对,我可不是惹事儿,我是自卫反击。人家两三百号人要弄死我,我反击一下,他们还不乐意了,你说说,哪有这样的道理?”
“行咧,你道理多。”张书记又不死心的问道,“真不来社里?给你当个副社长。”
“真不去。我在白店大队也一样做事,发展的大了,用的人肯定更多,早晚的事儿。”
“是这个道理,那我也就不强求咧。你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能解决的,社里帮忙想想办法。”
“还真有。”
王言说道,“我们现在生产家具的地方太小了,之前我画了图纸,请县里的机械厂做了出来,他们……”
“这个事情我知道,去县里开会的时候就说咧,你这个工具设计的好哇,机械厂的业务员跑出去卖了不少,够机械厂吃两年的。”
“有了工具,生产效率高了不少。我们订单有上万件,处理过的木材都没地方放了,大队又没电,这边也处理不了。我想着弄个厂子,把我们的学徒工全都弄过去,生产速度能快不少。”
张书记想了想,说道:“还在县里?社里不行吗?”
“行啊,地方够大,电能供得上,学徒工们有地方吃住就行。社里到县里就十里地,路也好走,到时候在社里生产了成品,运到哪儿都方便。”
张书记高兴了:“我以为你非得往县里奔呢,在社里好哇,你们大队的年轻人都学木匠了,正好到了社里,我们在给下边的各个大队都摊派一些名额,让他们跟你们一起干,你说呢?”
“我觉得刘汉文同志是个思想觉悟过硬,勤勤恳恳为民的好干部,应该到更合适的位置,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你小子。”张书记好笑的摇头,拍着王言的肩膀,“你是个灵醒的,事情看得透,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好局面是白店大队打出来的,到了社里关系乱,事情多,那么在领导层中,当然要有白店村的人能说的上话。毫无疑问,刘汉文就是最好的人选。
“还有别的事儿吗?”
“有啊。”
“你是真不客气啊,说吧。”
王言说道:“叔,你是知道的,我以前做家具那可都是能出口的。虽然咱们现在的材料不好,手艺不高,但总也是批量的生产制造,样式也新颖,我觉得咱们可以往外面走一走。”
“怎么个走法?现在县里的订单你们都做不完,还要往哪儿走?”
“订单做不完是因为人少,要是在社里开了厂子,各个大队都来了人,学上三五个月都能干活,到时候生产就快了。
可那个时候县里该买的、该换的都完事儿了,也就是做一些小单子而已,再想有现在这样的盛况就不可能了。咱们得有忧患意识啊,叔,我觉得咱们应该再向上走走,把咱们的家具铺子开到市里去。如果可能的话,咱们也应该去广交会,试试看能不能卖给洋鬼子。
当然,我知道广交会的名额比较珍稀,各个单位都打出了狗脑子。咱们不要名额,要的是让上边知道咱们过去了,在那边有了订单,能跟那边沟通,让咱们赚这份钱。”
“咱们县都找不出一个翻译来,还广交会呢,你可真敢想。”
“我会啊。”王言也不证明,摆了摆手,说道,“叔,反正你就奔着这两点使劲,做成了哪个,咱们都能赚大钱。到时候订单好几万,十好几万,咱们再拿钱扩大养殖、种植规模,那时候咱们和川公社可就大发了。”
张书记沉默着,没有回答,眼睛却是亮的不行……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