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说你啊,王言,你想办法赚钱可以,不要自己大手大脚的。没赚来呢,你倒是先花没了。咱们大队年死收成不好,都饿着肚子,难活着咧。你有钱有票,自己也能多吃几顿饱饭,放长远喽看看嘛。”
“是,老刘大哥是为我好呢。”王言哈哈笑,“下次再请你们喝酒。哎呦,看看,这光来的正好,来来来,老刘大哥、四哥,你们这么站,哎,对喽,差一些距离,有前有后,得乐啊,笑起来。大勇,你们俩躲我后边去,城里的盲流子,拉低咱们农民形象呢。”
……
咔嚓,王言按动快门,定格了眼下的画面。
画面中,老刘等人的后方是望不见尽头的黄土,四人很合空间美感的站位,挑着扁担,脸上带着开怀的笑容,有欢欣的情感,也有向上的力量,更有男人的强壮……
如此一路说笑,又是吃饱喝足,几十里路便也就更加等闲了。将近四点的时候,王言等人到了有水的林坪。
此时此刻,这里的热闹一点儿不比早上来时差。还是那么多的人,大人们排队打水吹牛打屁,林坪的孩子们则是在附近蹦蹦跳跳,闹个不休,孩童总是好凑热闹。驴儿撑着车,没事儿嚎两嗓子祝祝兴。
借着余晖,王言拿着相机在这边不断的拍照,他成了一景,热情的人们都看稀奇。镜头框住了谁,谁就是灿烂的笑容。
孩子们更是围了上来,好奇的看着新鲜,有胆子大的还问东问西。
也是这时候,李奎勇在一边帮着王言宣传上了。说是京城过来的知青,就在白店村,会木工活,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出口赚外汇的,另外还会做菜,能做席面的大菜,天南海北哪都能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确实算是给王言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别的不多说,王言脖子上挂着相机,手上戴着手表,脸也是白白净净的,笑起来还有一口好牙,一看日子就滋润的很。
不过让王言帮忙打家具,请王言做席面的,却是绝对没有的。毕竟这边干什么活,十里八乡都能找到固定的人,人家是一家人好几代都干这个,别管干的好不好,肯定是不差,人面也熟的厉害。
王言在这边,还真没什么竞争力。倒是有想要让他帮忙照相的,这玩意儿确实比较少,而且照相也算一门技术了,毕竟手动拍出一张曝光合格的照片,还是有那么一点门槛的。另一方面就是价格,比手表都贵,在这县城也就政府的宣传干事有了。
人家也不能整天的给人家拍照不是,所以王言这也算是抓住空白了,人民群众有照相的需求,他接了几个活,等年前给他们拍个全家福。
同打水的乡亲们嘻嘻哈哈的聊着天,听着各种往下三路招呼的话语,王言三人也是排着队打好了水。
看着费劲的李奎勇和余明两人,王言对老刘说道:“大哥,你们先回吧,我们不着急。我们屋没锁门,你把我买的东西房屋里就行,另外屋地上有个炕桌,估计已经干了,你拿回去就行了。下次还想做什么就跟我说。”
“天黑咧路不好认,还有狼呢,还是一起回去吧,慢一些就慢一些嘛。”老刘很讲究,担心王言等人的安全。
“真不用,我认的路,至于狼,真有狼我就多一件狼皮袄了,咱们也尝尝狼肉是什么滋味。快回去吧,哥哥们,家里人都等着呢,别让嫂子们惦记嘛。放心,没事儿的。”
然而老刘实在不放心,便让另外四个人先回去,他留下来跟王言等人作伴。
“哎呦,我感觉这得有一百斤了。”余明歪歪斜斜的扛着扁担,叫苦不迭,“这才走了几步啊,我这肩膀都要磨破了不说,水都洒不少了。”
李奎勇没好气的说道:“你丫会算数吗?那都洒了不少的水,还能有一百斤啊?”
他也是歪歪斜斜,走不安稳。
扛着扁担,想要找到平衡的中间点其实不难。但难的是,要扛着将近八九十斤,还要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山路,这就不好平衡,难以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