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钰在户部任过职,户部之前又换过血,姜钰和睿亲王进架阁库自然不会受到任何阻拦。
户部尚书亲自迎接,听姜钰说要进架阁库查阅卷宗。户部尚书下意识捋了捋胡须,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
他暗自嘀咕,楚国公可是能从故纸堆里翻出风浪的。当初她初入官场就办下两个震动朝野的大案。事后听说,那些藏在暗处的线索,是从这架阁库的旧档里一点点寻得的。现在她又要进架阁库,莫不是又要从这些卷宗里,找出什么要紧的关节?
心里虽是如此想,但是他面上一点不显,恭谨的带着二人往架阁库而去。到了后,姜钰笑着跟户部尚书道:“李大人不必特意在此相陪,在下与睿亲王殿下自行查阅卷宗就好,若是有什么需劳烦您的地方,再让人去回禀您便是。”
“好,好。”户部尚书笑着称好,吩咐人小心的伺候着,又看了一眼三层的架阁库,转身离开。
姜钰的目光在他的背影上停留了一瞬,迈步进了架阁库。现任户部尚书上任不久,是皇上亲选的人。表面上看着跟丞相、岭南王没有关系,但内里如何就不知道了。
打发了负责架阁库的官员,她带着睿亲王直接上了二楼,看着一排排的书架说:“官员升迁都得凭历年考评说话,德看品行,能论才干,勤查态度,这些多是上司笔下的评语,松严尺度全凭人心,伸缩余地太大。”
姜钰走到标有考绩二字的架子边,看着睿亲王说:“唯有考绩不一样,赋税完纳的成数、刑狱审结的快慢、漕运到港的准期,甚至河工修了几里、粮仓存了多少,看似一笔一划写得实在,可真要动手脚,改个数、补笔账也并非难事。”
她抽出一卷江南道的考绩册,指尖点过其中几行墨迹略深的记录,“但账册记得多了,前后比对、上下勾连,总能看出哪里填了虚数、哪里改了旧账。要找的破绽,就藏在这些对不上的数里。你看这里。。。。。”
睿亲王走到她的身边,看着她白皙的手指点在一行数字上,就听她又道:“这临溪县去年的赋税完纳成数,明明记着七成,今年考绩册上却陡增至九成,瞧着倒是亮眼得很。”
她指尖顺着数字往下滑,翻到附页的粮仓入库细账,“可你再看这页,同期的实际入库记录里,粮食只比去年多了一成不到。。。。。。”
两人挨得很近,肩膀几乎要触碰在一起。姜钰身上淡淡的梅香飘进睿亲王的鼻腔,让他忍不住沉醉。不过他聪慧的大脑,让他可以一心二用,等姜钰的话音一落,他就道:
“蒲同和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干了多年,由他提拔起来的官员众多,想要找出所有漏洞,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看到姜钰点头,他又道:“我们今日先把这查漏洞的法子捋清楚,像这般考绩册与入库账对不上、墨迹有改痕、数据反常的地方,都该记下来做重点参照。把这些门道摸清了,再找信得过的人,按咱们今日的法子系统排查。”
这与姜钰想到一起了,她微微抬头,看着睿亲王精致的脸庞,道:“我也是如此想的。我们现在就以临西县为例,进行查找。”
“好。”
姜钰走到书架前,把关于临西县的所有卷宗都拿出来,然后给睿亲王安排了查阅的内容,剩下的她来做。她做事情主导惯了,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而睿亲王本就打着协助姜钰工作的心,也不觉得这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