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由王爷跟皇上说吧。”姜钰习惯性的手指摩挲腰间的玉佩,接着道:“魏国公有意与颜太师结亲,让宁云川娶颜凤菊。两家已经商议好了,本想着等凌云川从岭南回来再提亲,现在看来得提前把两家要结亲的消息放出去了。”
安王目光落在她手中把玩的玉佩上,神色微顿。这玉佩他好似在睿亲王那里见到过,心不由得一沉。但他很快压下内心的沉重,道:“宁云川性子沉稳,颜姑娘又有才干见地,两人这般结合,倒真是相配得很。”
姜钰笑着点头,“接下来更重要的是铲除蒲同和。”
她这话说的随意,却是让安王有些震惊。蒲同和是谁?皇帝最信任的臣子之一,掌管天下官员的任免考核与升迁调动,手里握着朝廷大半官员的仕途起落的吏部尚书。想要扳倒他,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安王皱着眉道:“你可是有了策略?”
姜钰点头,“让皇上心里对他先存了疑,这是头一步。然后再慢慢找他的罪证,他在吏部多年,手下跟着不少官员,真要动他,这些人难免生乱。
所以得提前把那些跟着他的官员,替代人选做好备案,等时机到了,就能趁其不备把这拨人一并换了,才不会乱了朝局。”
安王不得不再次佩服她的心思缜密,但心里却是一阵的失落。她在朝政方面的能力越是卓越,他们二人越是没有可能。他的目光又落在姜钰腰间的玉佩上,手不由自主的握紧。。。。。
“你可是有了找蒲同和罪证的法子?”安王收回自己的目光道。
姜钰点头,“之前在架阁库查阅卷宗的时候,就有些头绪了。”
“好。”安王觉得自己的喉头好似堵了一块石头,难受的紧。
两人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做了细致的推演,然后姜钰告辞离开。安王在她走后,瘫坐在椅子里沉寂了许久,才起身前往皇宫。
到了御书房见到皇帝,他就把蒲同和母亲姓朱的事情讲了。皇帝听后坐在那里沉默。朱姓虽不是大姓,但也不算罕见,京里宫外姓朱的人家本就不少,通常不能凭一个姓氏就断定什么。
但联系到太子救落水的蒲明玥,丞相是岭南王的亲舅舅,等等的事情,蒲同和的母亲与岭南王有亲,就有很大可能了。皇帝本来想,只要蒲同和忠心,他的女儿做了太子侧妃也无妨。但现在看来绝对不行。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道:“你接着查蒲同和。”
“是。”
皇帝摆手让安王离开,他坐在宽大的椅子里皱着眉沉思。原以为手握着威力巨大的火器,对付岭南王该是十拿九稳,心里早已攒了几分底气。
可如今看来,岭南王的手竟伸得这么长,连太子、丞相,甚至吏部尚书都隐隐牵扯其中,这盘棋远比他想的要深,铲除岭南王,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