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凤赋》的李世民非常不幸地也被拉来做卷子了。
不过他觉得自己反正也已经社死了,那就放飞自我吧。于是他不仅没有自己做题目,还把小崽子们拎过来做题。
豫章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她跑过来看了一眼题目,又跑回小案前认认真真提笔作答。
就是答案写得不是特别正确。
【解释并分析:李白《静夜思》全文。】
豫章公主一笔一划写下:
【月光洒在床前,好像地上结了一层霜。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豫章公主写完点点头,觉得很简单。
她耶耶帮她把答案填进去了,结果扣了一小分。
豫章懵逼:“哪里错了吗?”
李泰凑过来看了一眼:
“这个床不是睡觉的床,说的是水井的围栏!”
古人把“有水井处”称为故乡,所以结合上下文,应该是在水井边赏月思念故土,而不是床边。
《辞海》里就明确注释了,床是“井上围栏”的意思。
豫章懵懂点头:
“原来是这样,这个我没听说过。”
李泰:“你还小呢,以后多读点书就知道了。”
望文生义即便是古人也无法避免。
毕竟典故和其他解释都太多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所有知识点搞清楚。
有人抽到了题目让解释【天子呼来不上船这光看文字谁能想到它说的是“天子传唤我去觐见的时候我依然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呢?
还有被夸赞绝美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其实里头的落霞不是#34;美丽的云霞#34;,而是“零散的飞蛾”。
云霞变扑棱蛾子,一下子就没那么美了。
这种冷知识还得查看南昌当地的风士记载,才会知道原来秋天的南昌会有飞蛾堕于江中,土人将之称为“霞”。
而且这里的“落”也不是“落下”的意思,而是和“孤骛”的“孤”对称的,表示“零散”。
这种词义上的理解错误,古人们还能接受。
但是等到诗词含义的赏析之
后,他们就开始头大了。
白居易一连写了n道题,答案都是“表达诗人伺人的怀才不遇”“表达对国家的担忧”“表达对离别的愁绪”等等。
然后他碰到了李商隐的《无题》,问他#3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4;是诗人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白居易想也没想填上答案:【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悲伤痛苦。】
然后他答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