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差不多走完了形式之后,才对外宣布安禄山病死的消息。
不过各地兵荒马乱的,消息传得就比较混乱。有的地方传到了,有的地方没有,睢阳这里知道的就比较晚。
李世民:还有这等好事?
安禄山没了,儿子安庆绪有他爹一半的能耐吗?不知道,先打打看。
大唐军队于是攻向河北。
史上唐肃宗李亨因为要迎太上皇李隆基还京,没有及时派遣军队追击反叛军的残部,给了安庆绪喘息之机,于是有了邺城之战。
李世民当然不会为了任何理由错过战机,他一路势如破竹,把反叛军往更北边驱赶。
说起李亨也是个能人。
打安庆绪的时候足足等了一年才发兵,给了人家一年的时间休养。而且发兵十万连个统帅都没有任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旅游的。
这种不设统帅的事情还发生过不止一次。
明明安史之乱爆发的两年内大唐就靠着反攻夺回了东西二京,最后愣是花了八年时间才平定叛乱。
其中,唐肃宗李享功不可没。
总之大唐目前没落到李亨手里也是件好事。
没了李亨拖后腿,李世民打个失去安禄山的大燕军就和玩儿似的。
敌军内部自从安庆绪开了弑父上位的头之后,就隐隐陷入争权夺利之中。和安禄山一起反叛的史思明并不服他,迟早是要搞事情的。
发现安庆绪面对大唐军队连连败北之后,史思明就忍不住动手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和看大戏似的。
gt;“报!史思明斩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了!”
“报!史朝义击杀了其父史思明,自立为大燕皇帝了!”
“报!史朝义兵败逃跑,听闻部下投降后走投无路,于林中自缢而死了!”
李世民:……
好一个兄友弟恭的大燕军啊。
打败这样的敌人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可以比预计地更早结束战事。
收拾完了大燕叛军,事情还没完。
西北之类的地方正有番邦小国趁机作乱。比如那个吐蕃,就在攻打河西的军镇。
李世民:给你们脸了,敢趁朕没注意出来占便宜!
吐蕃这等小货色也不用他亲自出马,派遣大将过去就行。李世民自己得回长安坐镇,开始进行战后的文治。
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才是最难的那个。
大唐之前进入了最繁盛的蓝世,如今盛世毁了大半。幸好战事结束得及时,南边也没有遭受入侵,恢复起来应该可以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