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气死朕了!
说书人一本正经:
【正确答案是卫青、霍去病和霍光。虽然有人觉得霍光和卫皇后没有血缘关系,不应该算进去。但也有人认为没有卫子夫,刘彻就关注不到霍去病,没有霍去病那霍光也没机会发光发热,因此依然把他算进嫁妆之中。】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子夫的二姐,而霍光则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
【不过嫁妆这个说法就是个调侃,大家不要真情实感地为此吵架,一笑而过就可以了。】
大家都在专心吵架,只有说书人认真批改答案。他真的,我哭死。
众人并不想听卫皇后的嫁妆二三事,他们就想让大汉的四位天子上天幕好好吵一架,吵得越热闹越好。
可惜说书人并不打算满足他们。
【接下来的问题是,庙号守门员指的是谁?】
因为刘邦表达过不满了,这次刘彻和刘秀都乖乖选择了不再折腾。毕竟他们总不能当着全天下的面忤逆高祖,表面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
刘渊倒是想不管不顾,只是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放弃。
他现在打着汉朝和亲公主后人的名头在征战天下,建立的国家也叫“汉”,总不好公然和汉高祖对着干。
他们没动,就给了虎视眈眈的明朝皇帝们机会。
他们这些后头朝代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汉朝的事情。虽然不见得能完全对得上后世人的脑回路,蒙个几次,蒙对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明朝皇帝们苦思冥想,发誓要一报之前刘彻他们胡乱抢答的仇。
然后他们挨个提名了一大堆臣子。
众人的思路非常清晰——庙号守门员,可能是说有谁想上庙号,被这人给撅回去了。那这人八成是个臣子,要求特别严格的那种。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庙号很难得,不是谁都能上的。必须是功绩卓然的皇帝,才能获得庙号。
不过到东汉就慢慢放宽了条件。
然而大家都这么努力地答题了,依然没有猜中正确答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点其他的思维方向了。
李世民沉思许久,忽然灵光乍现:
“应该是汉景帝刘启!”
如果不局限在臣子的话,刘启真的很像个守门的。
说书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回答正确!汉景帝被后世誉为庙号守门员,皇帝当得比他好就可以上庙号,不如他就不行。但他自己本人很不幸地没有获得庙号,因为没赶上东汉放宽要求的好时候。】
被二次扎心的刘启:……
刘启又把儿子抓过来狠狠揉了一把脑袋,完全不顾儿子的挣扎。
太子刘彻抗议:
“父皇!我刚刚才整理好的头发!”
刘启:“那再让人给你理一次。”
他庙号都没了,儿子的发型有什么要紧的?臭儿子,也不知道给他爹争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