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沅想着,脚下的步子便慢了些。
转过拐角
时,眼角的余光无意瞥过,赫然发现不远处有个姑娘默然站着,似乎一直在看着她。
姜沅微微一愣,迅速转过头去。
姑娘有十七八岁,身材纤细窈窕,肤白貌美,一双潋滟美目,穿着身桃色锦缎裙衫,看上去非富即贵。
视线不期然对上,那姑娘被姜沅发现,愣愣怔了一瞬。
随即往她腰腹处看了看。
片刻后,抹了抹眼泪,一扭头,呜呜哭着跑远了。
姜沅满头雾水,不明所以。
回到崔宅,崔玥一边唠叨着她回来晚了,以后要注意身子,早点回来休息,一边端来补身子的鲫鱼豆腐汤,还让姜沅快些进房来看她买的布料。
崔玥在布店裁了五尺棉布,那棉布柔软舒适,可以给孩子做贴身的衣裳,一下午的时间,她已做好两件成人巴掌大的肚兜,和一只小小的桃粉色软帽。
姜沅摸着可爱的小肚兜,不禁笑道:“姐姐,怎么只有这么点大小?”
“刚生下的孩子,能有多大?看你这肚子也不显怀,想是孩子也不怎么胖,”崔玥笑着,抬手在布料上虚虚比划几下,“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正巧是八月,天有些凉了,还得做个絮棉的包被,要这么大,这包被还得要多做几个”
姜沅拿起粉色的软帽看了又看,莫名想起当初做过的虎头帽。
离开将军府已快有半年的光景,前尘往事,竟如梦中一般。
神思晃了一瞬,很快又回到眼前。
崔玥说着话,不知想到了什么,眉头一拧,暗自嘀咕起来:“今天出门买布的时候,正巧遇到了高家人,明儿我再上街扯布,就绕着他家走,这不逢年不逢节的,谁知道他们回来做什么。”
崔玥的前夫家姓范,住在隔壁县,崔玥每每提及都会唾骂几句,姜沅倒是头一次听她提及同镇的高家。
听着似乎有些过节。
姜沅拿调羹舀着鱼汤慢慢喝着,道:“姐姐说的高家是什么人?”
“跟咱们家有些说不上的不愉快,陈年老黄历了,懒得再提他们。”
崔玥不想多提,姜沅也没再追问,你一句我一句说了会子话,提到找奶娘的事。
“奶娘我已经找好了,南大街双安巷的胡娘子,她干活利索,先前也帮人带过小奶娃,经验丰富,赶明儿我让她过来,你瞧瞧合不合适。”
崔玥今年二十八了,与前夫和离前没有生育过,她虽期盼姜沅顺利诞下孩子,自己却没有带孩子的经验。
姜沅道:“姐姐觉得合适的,一定不会有错。”
崔玥笑着收拾好小衣裳,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神神秘秘起身,让姜沅在房内等她。
没多久,崔玥快步回来,手中拿着个小木匣。
“先前你提过置办院子的事,我和你二哥商量过,既然你来了这里,就长长久久在这里待下去,恰巧桂花巷有座宅子要卖,那地方距这里不远,一炷香的路程。宅子虽然不大,够你们娘儿俩住的
(),我和你二哥商量好▼()▼[(),已经买下了,赶明儿你去看看合不合适。买了宅子能帮你立下女户,孩子出生后也能入籍,以后你就是宅主,也是正经清远县人氏了。”
说完,崔玥从匣子里拿出宅契与女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