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节,保和堂问诊的人依然不少。
清远县属于甘州治下,地处大雍西北,冬季十分寒冷,今年的寒风格外凛冽。
许多不耐冷冻的人感染了风寒,便想趁着年节之前,抓一副药服下尽快好个利索,别耽误过年时探亲访友。
保和堂只有两间铺
()面大小,面积不大,隶属于县衙管辖,在清远县颇有声誉。
药堂里的崔文年崔大夫医术高明,乐善好施,看病开药,价钱便宜效果又好,很受周边百姓的认可。
保和堂虽属县衙所设,但由崔文年掌管经营,坐诊看病,只要药堂能够担负盈亏,县衙几l乎从不干涉药堂的事务。
平素除了他看诊外,药堂里还有另外两人,一个是他的医徒刘行,另有一个是刚到药堂来旁观学习的富商之子丁末。
近日县郊王二家的老母染了疟疾,高烧不止,崔文年提了药箱带着去看诊,等他回来时,药堂内等候的病人已排成了长队。
那一溜长队在药堂内转了个弯又排到门外三丈远,让他忙得不可开交。
直到暮色四合,崔文年才看诊完最后一个病患。
他提笔写完医嘱,刚要起身,眼前又来了个挎着包袱的年轻姑娘。
崔文年坐回原处,抬起头来,温声道:“请坐,身体有什么不适?”
姜沅拿开围巾兜帽,轻声道:“崔二哥。”
崔文年一愣。
惊愕良久后,相见的喜悦溢满眸底:“沅沅,快来,我带你去见长姐,她知道你来了,一定高兴坏了。”
崔家宅子在药堂后街不远处的双桂巷,走路只需一炷香的时间。
崔玥儿l的茶叶铺年前歇业。
她在街上买完年货回来,蒸好一大锅香喷喷的肉包,熬了小半锅浓稠鲜甜的红豆粥,又做了酸辣鱼片、干豆角溜五花肉、大白菜炖粉条,还有一碟子崔文年爱吃的拌豆腐。
做完这些,夜幕堪堪降临。
正打算去药堂喊弟弟回来吃饭,刚一打开院门,迎面看到崔文年带着个年轻姑娘匆匆走来。
崔玥面露疑惑,不由瞪大眼睛看过去。
姜沅顿住脚步。
多年不见,崔玥的模样有些变化,眼角已经悄然爬上细纹,貌美心善、笑容爽利的姐姐已经不再年轻。
崔文年道:“姐,你看谁来了?”
姜沅忐忑地抿了抿唇,轻声道:“玥姐。”
崔玥急忙两三步走上前,惊喜地拉起姜沅的手,笑着道:“是姜沅?一晃五年不见,都是这么大的姑娘了,模样还是那个模样,小时候就是个美人儿l,长大后就更出众了!”
寒暄完,没多问一句,崔玥亲热地拉着姜沅进院子。
没多久,牛二叔从外头收了茶叶铺的赊账回来。
见到姜沅,牛二叔大感意外,匆匆放下手里的东西,一连声道:“小姐,这千里迢迢的,你怎地一个人来了?”